上海世博会与船舶
船舶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0/7/6 9:14:45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
在世博会一些场馆的精彩展出中,也不时可以见到船舶的身影。这当然首先是由船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要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只占29%;在《旧约圣经》中,与人类生死存亡攸关的是“诺亚方舟”。在比利时馆,陈列着一艘精致的船模。这艘卡通书上所描写的南极探险船,就是以比利时号和阿德林 德拉什号为原型的。这两艘船在一次南极探险活动中居功甚伟。如今,比利时号仍在服役,从事北海水生物、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的科研活动。其在中国馆,作为镇馆之宝之一和一大看点的,以高科技手段栩栩如生展示的人物会动的,反映北宋时期汴京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著名长卷 《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上据说靠泊和航行有大小客货等船只20多艘。其间用光影声电动态出现的两个镜头给人惟妙惟肖的印象:一是有两条船对面驶过时船上老大、船工间的对话:“下次一起喝酒呵!”二是一艘大船在过一座拱桥时,船上众人齐心协力拉低桅杆和风帆,终于顺利通过。在城市足迹馆中,展区“街城叠影”之一的“中国盛世繁华”中的康熙南巡图中,和展区“运河城曲”内的“申城遗风”中,其反映运河、桥和中心城的画面,都有船舶的踪影。在中国上海馆中,也将渡轮隐喻船舶在城市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由船舶工业的综合制造门类这一特殊性所决定的。世博会本来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友谊和交流的盛会,它必然要发掘、追溯史上的有关交往。而这,又离不开船舶。在日本国家馆日,一艘以日本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遣唐使船为蓝本的1: 1比例复制品,在张家港下水运送到日本后,5月8日从大阪港起航,按照历史上“遣唐使”的真实路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终于驶抵上海黄浦江。在印度尼西亚馆中,竖立有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尼传统的船只模型,并再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说起有关的展示,集大全者当仁不让的当然属于无愧世博会上船舶队伍“旗舰”的中国船舶馆。来到船舶馆宽阔的广场,和顶部似波浪起伏、镶有象征船舶龙骨的“龙之脊”的棱角分明、高大庄重的展馆前,面对默默伫立的硕大的螺旋桨、船舵等模型,人们仿佛置身于浩瀚海洋、登上了巍峨巨轮。上述鲜明、强力的船舶元素,和造船老厂的旧有设备,以及其他造船设施和搬迁老厂历史建筑的保留,使人心中一种凝重、沧桑的历史感油然而生,并体会到博大淳厚的船舶文化底蕴。世博会告诉观众船舶不再是单纯的运输工具,而是未来人类生活的“永不沉没的城市”;在其后船舶馆日活动中,更有专家在船舶畅想曲中描述:“未来的水上城市”除了居住空间,还建有医疗设施、学校、公园等。联想到其他展馆的未来海上城市构想,才更加感到为什么说船舶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紧扣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抚摸到了中国的船舶魂。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船舶馆的参观人数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一直位列各企业馆前茅的原因。说,也应包括世博会场馆建设材料和展品以及管理、建设、服务和参观人员的运送。甚至在开幕式上,也体现了本届世博会的船舶特色: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入场仪式。总而言之,参观和游览了上海世博会,我不单领略了众多国家和地方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发展道路,以及展出手段、环境声光电的饕餮盛宴,还感受到了EXPO SHIP的奇妙组合。
【免责声明】
船舶人才网发布的资讯,是为传递共享信息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本站转载的部分资讯稿件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出删除处理。